從硬件配置里,我們發(fā)現(xiàn)兩個特點,對于AR設備,除了強悍的計算能力外,由于巨大的圖像處理工作需要,都增加了獨立的CV處理單元;另外,為了充分感知環(huán)境,需要配備大量的傳感器,包括多種類型的Camera,Mic,Sensors等??磥砀骷覟榱颂峁┹^好的AR體驗,也都是蠻拼了,這項對比里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有太明顯的差距。
daystAR和HoloLens 采用的是鏡腿滾輪鎖緊的佩戴方式,Magic Leap One則采用“兩段伸縮帶夾住頭部”的佩戴方式。鏡腿滾輪鎖緊的方式依靠額頭、太陽穴和后腦勺與頭部貼合,能更穩(wěn)定的固定設備。HoloLens的內(nèi)外環(huán)頭箍設計可以很好的適配不同的使用者,并分散受力點。HoloLens和daystAR的配件中都配有頭頂綁帶,可以幫助長期佩戴者分擔眼鏡的重量。相對于滾輪鎖緊的方式,Magic Leap One的兩段伸縮方式則無法扣緊到和頭部緊密貼合的狀態(tài),稍微一動眼鏡就會滑脫。本來重量上很有優(yōu)勢的眼鏡,佩戴上卻不是很輕松。另外,由于Lightwear和Lightpack之間的連線又硬又粗,在頭動的過程中眼鏡會被線牽扯著,讓頭部增加了受力感。對于初次使用的用戶來說, daystAR在佩戴上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HoloLens和Magic Leap One都配備了鼻托,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鼻托似乎并沒有提升佩戴舒適感,不是架不到鼻梁上,就是架在鼻梁上導致鼻梁很不舒服。
對于佩戴眼鏡的用戶而言,Magic Leap One 將是災難。不支持戴眼鏡佩戴,并且也未提供可替換的醫(yī)學鏡片插片,所以近視的小編忍著手酸全程舉著眼鏡在寫這篇測評。更讓人崩潰的是,在某些場景情況下Magic Leap One會隨時黑屏,估計是戴著眼鏡導致eye tracking未檢測到瞳孔,設備為了省電直接熄屏待機了,總之小編需要不停的手動點亮屏幕才能繼續(xù)。daystAR和HoloLens在佩戴上對近視用戶則支持較好。
為了充分體驗各款設備,三款眼鏡的佩戴體驗時間都比較長,由于Magic Leap One不支持近視用戶,評測全程都在痛苦中完成外,HoloLens給人的印象也比較深,除了頸部容易產(chǎn)生疲勞感外,腦部的承重位置也進入麻木狀態(tài),此時輕了90g的daystAR則表現(xiàn)出了較明顯的優(yōu)勢。
再說亮度,室內(nèi)環(huán)境下,三款設備都能很好的滿足用戶的視覺需求,但仍能明顯的感覺daystAR即使在較強的室內(nèi)燈光下,用戶依然能獲取較好的虛擬圖像視覺效果。而無論在office正常燈光環(huán)境下還是較強燈光環(huán)境下,Magic Leap One總感覺自帶10%透明度屬性。HoloLens在亮度上則介于二者中間,室內(nèi)環(huán)境下的3D渲染毫無壓力。為了進一步挑戰(zhàn)三者的亮度,把設備拿到了室外,這次差異就非常明顯了,daystAR基本可以,HoloLens和Magic Leap One則幾乎看不清。
再說色彩還原度,三者分辨率感官上均只有720P的效果,但從色彩上又表現(xiàn)出各家不同的特性,HoloLens上快速移動時,能明顯看到顯示的圖像有時會分裂成紅色,綠色和藍色,同時色彩均勻性不太好,偏色也比較嚴重,但色彩飽和度高;Magic Leap One快速移動也會存在輕微三色分裂問題,畫面色彩較鮮艷,飽和度較高,但是也存在偏色問題;daystAR畫面色彩鮮艷,顏色均勻性好,基本不偏色,對比度高,美中不足色彩飽和度略低。
顯示虛擬圖像方面,daystAR和HoloLens的顯示距離從幾十厘米到十幾米都能保證清晰度和連續(xù)性,但Magic Leap One當距離較遠時會出現(xiàn)不清晰和不合像的問題。
另外Magic Leap One有兩個不同焦平面,可以利用眼動追蹤在兩個不同的值之間移動顯示器的焦點。不過由于不支持眼鏡佩戴用戶,隔著眼鏡眼動追蹤的效果也適得其反,導致虛擬畫面抖動和不合像問題。
綜上,各家的光學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也有各自的缺陷,而Magic Leap則由于自身新Features的不穩(wěn)定,導致其光學上的優(yōu)勢未發(fā)揮出來,而daystAR相比HoloLens,其更大的視場角和色彩效果,略微勝一籌。
實驗室精度測試小編就略去實驗環(huán)境搭建、數(shù)據(jù)處理過程和差別較小的SLAM Rotation結果,直接貼2分鐘的Position精度測試數(shù)據(jù):
交互方式上,作為體驗了N款AR/VR設備的老司機,感受當前在AR上的交互都不是特別愉快的事情,即使各大廠商想努力在UI和交互風格上去彌補這個短板,但體驗下來,三者并沒有拉開很明顯的差距,除了三者共同支持的頭動控制、手勢、手柄、語音、藍牙設備、物理按鍵外,Magic Leap One還支持了眼動追蹤,但其平平的效果和對于眼鏡佩戴用戶的非常不友好,并沒有給它帶來多少加分。硬要說亮點的話,Magic Leap One的6DoF手柄在交互體驗上還算不錯,這個手柄可以對虛擬物體實現(xiàn)6自由度的操作,完成虛擬物體的移動、旋轉,相比手勢、按鍵和頭動等方式,更加靈活。不過因為使用手柄要占用一只手,需要解放雙手的應用就要有取舍了。
相比而言,daystAR的充電時間最短,HoloLens和magic leap one要充滿電還需要耐心等待。使用時間因為各家的APP不同,只能作為參考。
?小結?
為了更方便更直觀的總結評測的結果,小編對每個評測項目給出評星供大家參考。
讀到這條新聞,作為一名AR技術從業(yè)者,小編感慨萬千。雖然科學無國界,但核心技術還是要自主研發(fā)?!爸信d芯片”事件已經(jīng)讓我們感受的痛苦還未消散,AR核心算法的問題接踵而至……
不幸的是,三款測評的AR眼鏡中,兩款都是美國產(chǎn)品;
慶幸的是,還有一款daystAR從光學方案到核心算法都國產(chǎn)。
daystAR核心算法是聯(lián)想上海研究院主導的具備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算法;daystAR光學采用耐德佳自由曲面AR光學解決方案,從光學設計到量產(chǎn)工藝各核心技術都在耐德佳手里,專利也是全球覆蓋。
幸運和不幸之間,可能就差“自主知識產(chǎn)權”這幾個字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