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成電路產業(yè)里,從設計、生產到封裝測試,開發(fā)新芯片的成本高昂,新的企業(yè)很難在這個行業(yè)取得領先優(yōu)勢,現(xiàn)存幾家大公司也在千變萬化的行業(yè)格局中不斷收購、重組。
作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yè),紫光集團除了“橫沖直撞”的收購外,也正在經歷自身“重組”。
紫光集團面臨實控人變更
8月10日晚間,紫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紫光股份與紫光國微同時發(fā)布公告稱,收到紫光集團發(fā)來的通知,紫光集團的控股股東清華控股正籌劃轉讓所持紫光集團部分股權,該事項可能涉及公司實控人變更。
根據(jù)企查查資料顯示,紫光股份和紫光國微均為紫光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控制,而清華控股持有紫光集團51%股權,為兩家公司的實控人。
有分析人士指出,根據(jù)上述公告,如果清華控股本次轉讓“紫光集團”股份超過3%,那么“北京鍵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自動成為“紫光集團”第一大股東,而目前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又持有北京鍵坤投資集團高達70%的股份,因此趙偉國很有可能取代清華,成為“紫光集團”的控制人。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4月8日趙偉國以“工作太忙”為由辭去上市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同時不繼續(xù)擔任清華控股第五屆董事會董事,但仍是紫光集團總裁、董事長。
目前看這一系列的動作或都在為紫光集團控制權變更做準備。
圖:紫光集團董事長 趙偉國
結盟日月光,開辟封測新戰(zhàn)場
紫光集團變更實控人的同時,封裝巨頭日月光(ASX)發(fā)布公告稱,由其子公司 J&R Holding Limited處分蘇州日月新半導體的30%股權,以29.18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6.5億元)的價格,售予紫光集團。
公告進一步表示,因為完成交易后,蘇州日月新半導體仍為子公司,依會計準則規(guī)定相關出售影響數(shù)會調整權益科目,并無任何損益產生。而該項交易,于寄送交割條件成就通知后第 10 個工作日 (或雙方經協(xié)商另行書面約定的日期),紫光集團完成付款。
日月光表示,出售蘇州子公司日月新半導體三成股權給與中國紫光集團,是為了掌握中國快速成長的市場契機,以策略結盟方式拓展中國大陸市場,并將取得的資金,用于日月光集團在臺投資及運營。
業(yè)內人士稱,日月光和紫光的交易完成后,紫光可以更深入地布局封裝測試產業(yè)、完善產業(yè)集群,日月光則可以提升在內地市場的布局,還可以加速在內地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紫光集團曾試圖通過募資并購多家***地區(qū)封測廠商股權,最終改為入股南茂科技投資的上海封測廠以及矽品投資的蘇州封測廠,完善其封測環(huán)節(jié)。
從芯到云 千億美元版圖“慢慢走”
半導體產業(yè)被認為是中國最后也最重要的一塊產業(yè)短板。紫光集團董事、聯(lián)席總裁王慧軒在近日的一場論壇上指出:“十年以前,中國拿100億美金干一家企業(yè)非常困難,但是我們今天開始具備了這樣一個條件?!?/p>
集成電路是資本密集型產業(yè),需要來自不同領域的資本促進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通過近年來的一系列投資和收購,紫光集團的集成電路產業(yè)集群初見雛形,覆蓋移動通訊、存儲、智能安全、FPGA、物聯(lián)網、移動智能終端芯片、數(shù)字電視芯片、AI芯片、半導體功率器等等。
但與“10年投資1000億美元”的激進相比,紫光集團正遵循一個“一二三”的戰(zhàn)略布局,務實走著“從芯到云”的每一步。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425文章
12070瀏覽量
368484 -
紫光集團
+關注
關注
8文章
261瀏覽量
29413
原文標題:【供應鏈】紫光“變身” 趙偉國角色受矚目 吞日月新3成股權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