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收購恩智浦為什么需要征得中國政府的同意呢,原因在于:
根據中國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guī)定:
第三條,經營者集中達到下列標準之一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一)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業(yè)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yè)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二)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yè)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yè)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很明顯,這兩條高通和恩智浦都中。特別是高通,2017年財年的223億美元營收中,65%——2/3來自中國市場。
高通當然可以繞過中國,跟恩智浦“私奔”,但相應代價也顯而易見:失去中國這個貢獻2/3營收的市場。
事實上,收購行為是非常典型的模式,高通和恩智浦的全球收入以及在華業(yè)務規(guī)模都遠超申報標準,高通是國內最大的SoC供應商,恩智浦也是半導體行業(yè)的巨頭,這兩家公司都將中國視作重要市場。因此,這筆收購必須要通過中國反壟斷機構的審查。
實際上,不僅僅中國有這樣的要求, 世界各國都有類似的的審查方案和規(guī)定。美國也曾經否決過兩家歐洲公司的并購,反之亦然。當然,以這次收購為例,高通也可以執(zhí)意收購恩智浦,并不通過中國的批準,但會因為這種一意孤行的行為而受到在中國市場的限制,意味著這兩家公司將會失去這一市場,顯然和是任何理智企業(yè)都不會冒的風險。
以高通和恩智浦為例,中國市場對它們來說有很多客戶和潛在客戶,未來他們都會依賴中國市場進行業(yè)務拓展,不可能輕易放棄。當然,反過來從中興事件的角度看,中國企業(yè)實際上對于高通和恩智浦這些半導體企業(yè)是比較依賴的,這主要是國內半導體行業(yè)發(fā)展相對較晚,存在巨大的技術壁壘,目前還沒辦法在高端領域形成競爭。何況目前中美正處于貿易戰(zhàn)中,對于高通的并購,中國當然不會輕易答應了。
其實無論關于高通收購恩智浦案結果如何,對于全球半導體行業(yè)來說都是一次大事件,至于對行業(yè)的影響如何,特別是對中國剛剛奮起直追的芯片行業(yè)影響如何,就只能等待時間來驗證了,古人云: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我等還是靜靜觀望吧。
-
高通
+關注
關注
78文章
7624瀏覽量
193257 -
恩智浦
+關注
關注
14文章
5981瀏覽量
116947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恩智浦完成對TTTech Auto的收購
恩智浦智能家電創(chuàng)新方案一文看盡 恩智浦智能家電技術日給你答案

恩智浦擬收購邊緣AI企業(yè)Kinara
恩智浦宣布收購NPU廠商Kinara
恩智浦開啟中國戰(zhàn)略新篇章
恩智浦3.07億美元收購Kinara,強化邊緣AI布局
恩智浦擬22.44億人民幣收購邊緣NPU企業(yè)Kinara
恩智浦將以6.25億美元收購TTTech Auto
恩智浦強化汽車和工業(yè)物聯(lián)網業(yè)務:6.25 億美元收購中間件企業(yè) TTTech Aut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