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輻射度測量的基本專業(yè)知識:如何為您的紅外圖像獲得最佳視覺效果
紅外相機光學系統(tǒng)通常使用與可見光譜光學系統(tǒng)相同的參數(shù)來描述兩者之間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材料:對于紅外光學器件,通常使用鍺、硅、鋅使用硫化物或硫?qū)倩?,因為這些材料在紅外光譜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透明度。 最常見的是鍺(Ge)和硅(Si),其中鍺表現(xiàn)出更好的透明度,但代價是更高的(成本/價格)價格。
描述光學系統(tǒng)的兩個主要參數(shù)是焦距和光圈值。焦距長度(f)與焦平面區(qū)域(FPA)的尺寸共同決定了視場相機的視場(FOV)。光圈值(N)是焦距與光圈直徑的比值入射光瞳(D)。由于它被定義為N=f/D,因此入射光瞳越大,f數(shù)就越小光圈越小,f值越小,紅外敏感芯片接收到的輻射就越多,從而獲得更好的信噪比(SNR)。當然,低光圈值需要配備一個鏡頭系統(tǒng)直徑更大,導致系統(tǒng)價格更高。此外,光圈值也有對紅外相機動態(tài)范圍(溫度測量區(qū)間)的影響:越低光圈值越大,在相同物體下,紅外敏感像素檢測到的輻射越多溫度,導致物體溫度測量范圍較小。物體溫度通過光學濾波器可以擴展測量范圍,這些濾波器會濾除紅外(IR)的某些部分頻譜。這使得在較低物體溫度下也能獲得良好的信噪比,并提高測量精度范圍。
芯片的像素間距和光學系統(tǒng)的視場是決定(某事物)的主要參數(shù)被測物體的空間分辨率。通常,我們的標準光學系統(tǒng)設置為無限遠,這這意味著,如果物體與主平面之間的距離適當,每個物體都會生成清晰的圖像光學器件,且物體足夠大。如果物體的圖像(或者更精確地說,是……的圖像)當物體的特定特和細節(jié)小于像素間距時,像素會檢測到物體與背景的溫度混合。
如需更詳細的解釋,請參閱以下內(nèi)容
圖片:

有兩個像素,其中狗的填充因子顯示了與背景的對比。對于100%像素攝像頭將檢測特定部位的溫度狗,但對于50%填充的像素,相機將
測量狗頭部溫度的疊加以及背景。例如:如果狗的頭溫度為30°C,背景為20°C,相機將檢測25°C。因此可以看出,物體的小特征可能在某些情況下無法可靠檢測。這是當然,對于每臺紅外相機來說都是如此。此外,移動對象可能會顯著改變讀數(shù),如下所示:

光線定律可以粗略地確定相機的視場:
P等于像素間距,n為對應像素中的元素數(shù)量方向。這意味著FOV可以在x和y方向上變化,如果元素在兩個方向上并不相等。例如:海曼heimann 80x64熱電堆陣列的像素間距為90μm。結合17mm焦距光學元件FOV將導致24°x 20°。



請注意,此公式不適用于寬視場光學元件,因為可以不考慮系統(tǒng)的像差。為了確定一張圖像是否大到足以實現(xiàn)100%的填充系數(shù),還可以運用射線定律:圖像大小/可以輕松計算得出,公式為:l=(0*f)/d,其中0代表物體大小,f為焦距,d為物體距離。將圖像大小除以像素間距,即可得出被照亮的像素數(shù)。例如:一個肩寬為50厘米的人與海曼傳感器HTPA32x31L10的距離為1.5米。因此,f=0.01米,0=0.5米,d=1.5米,I=3.33E-3米。若像素間距為220微米,則照亮的像素數(shù)為15個。
-
溫度傳感器
+關注
關注
48文章
3045瀏覽量
159006 -
紅外熱成像
+關注
關注
3文章
399瀏覽量
15589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