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們一群同學聚會,雖然大家都是XX大學電子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可屈指一數(shù),畢業(yè)幾年了,現(xiàn)在仍然還堅持做工程師的屈指可數(shù)了,大家于是聊起了中國的電子行業(yè),聊起了工程師的職業(yè),這個當初是每個工科學生夢想并感到驕傲的職業(yè),幾年下來,早已經變了味兒……
我的一個朋友,Tod(化名),30歲從事IC設計工程師五年。
我五年前野心勃勃進入半導體業(yè),那時最基層的工程師都領8K獎金,心想:“明年就輪我了?!闭l知道那是最后一年好景。接下來的三年,沒獎金、沒加班費,每年只有8萬元年薪。跟我同梯的工程師因為沒撈到錢,陸續(xù)走了。但我不甘心,熬了快四年,心想說不定以后有好景的。我的工作是IC設計工程師,其實很多時候是做逆向設計,跟PCB抄板一樣,從IC的LAYOUT開始,反向提取電路,這樣長期做下去,其實自己的技術達到了一定程度就再難提高了?,F(xiàn)在的狀態(tài)是公司要不斷的COST DOWN。我月薪快1萬元,算起來比很多行業(yè)好了,但如果除以每天十幾個工時,真沒好到哪里去。 更要命的是自己的技術也很難再上個臺階。
我身邊的工程師,每個都說想去賣包子,但有勇氣轉行的沒幾個。我表弟研究生剛畢業(yè),說要來半導體業(yè),我勸他別來。像我待了五年,會的就這些,已經沒地方可去了。
未來的競爭力在哪?是我最大的焦慮。前年公司營運轉好,我領到2萬元獎金,但并沒特別開心,因為明年會怎樣,誰也不知道。為了當科技新貴,我舍棄好多,從前我熱愛拍照、打羽毛球,如今只剩上下班、等電話。最近我開始進修、主動爭取公司其它部門的業(yè)務,讓自己朝管理階層發(fā)展。希望三十五歲可以找到一份準時回家、下班后不用接電話的工作,夢想雖然越來越小,但這樣就夠了。
無論我們怎么大吼大叫、抱怨中國處在產業(yè)鏈的低端,抱怨中國的工程師接觸不到核心技術,只能做一些邊邊角角,技術支持的工作,抱怨我們不能引領技術的潮流,不能站在技術的頂端,為了生存,工程師必須使出看家本領──為自己設計、開創(chuàng)最好的職業(yè)生涯。
現(xiàn)在碰到想考工科的年輕人,我都會勸,你對工程制造有興趣,當工程師很好,但如果是為了社會地位、賺大錢,這是錯誤期望,賣包子都比當工程師好。這碗飯,走味了……
-
電子工程師
+關注
關注
253文章
785瀏覽量
96439 -
IC設計
+關注
關注
38文章
1360瀏覽量
105766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新編電氣工程師手冊






中國品牌,初心不變,電子工具行業(yè)有感 #原創(chuàng) #MINIWARE #電子愛好者 #電子工程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