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簡介:
DC12V 電源廣泛使用在汽車電子設備、工業(yè)控制、通信安防等重要領域,電源作為電子產品的“心臟”,它能否穩(wěn)定可靠的運行,直接決定著產品最終的可靠性,實際應用中復雜的電磁環(huán)境,導致設備及易遭受靜電或其它感應過電壓等情況的影響而損壞,此方案采用導通電壓精準度高、響應速度快、鉗位電壓低的瞬態(tài)抑制二極管(TVS)做保護,滿足 IEC 61000-4-2Level 4 靜電放電及 IEC 61000-4-5 Level 1 雷擊浪涌防護需求的同時做到成本最優(yōu)化。
產品圖示:


應用示例:
符合要求 : ESD IEC 61000-4-2 Level 4;Surge IEC 61000-4-5 Level 1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TVS管
+關注
關注
1文章
284瀏覽量
20927 -
靜電防護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09瀏覽量
47931 -
過電壓保護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0瀏覽量
9807 -
DC12V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412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減少UPS電源過電壓風險的秘訣
在安裝UPS電源的過程中,過電壓風險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過電壓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電網波動、雷擊、操作不當等,它可能對UPS電源及其連接的負載設備造成嚴重損害。

組合式過電壓保護器原理及作用
組合式過電壓保護器通過多元件協(xié)同和多級能量泄放,實現對復雜過電壓的全方位防護。其設計兼顧快速響應、低殘壓和高可靠性,是電力系統(tǒng)及敏感設備不可或缺的安全屏障。實際應用中需根據系統(tǒng)電壓等級
介紹一下三相組合式過電壓保護器的特點
介紹一下三相組合式過電壓保護器的特點 1、三相組合式過電壓保護器采用氧化鋅非線性電阻和放電間隙相組合的結構,使二者互為保護。放電間隙使氧化鋅電阻的荷電率為零,氧化鋅的非線性特性又使
CAN靜電放電防護方案
為了使汽車在復雜環(huán)境中穩(wěn)定運行,CAN總線接口必須配備極為高效的靜電放電(ESD)防護機制,不僅需要防止系統(tǒng)遭受高壓瞬態(tài)沖擊的損害,還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電容影響,確保信號傳輸的暢通無阻與高效性

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的必要性分析
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是一種用于保護電流互感器免受過電壓侵害的設備。 ?一、工作原理? 電流互感器在電力系統(tǒng)中起到將大電流轉換為小電流的作用。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如電力系統(tǒng)發(fā)生操作過電壓、雷電

變壓器的過電壓現象及其保護措施
變壓器的過電壓現象是指在變壓器運行過程中,其端口電壓超過了其額定電壓的情況。這種過電壓現象可能對變壓器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引發(fā)危險。 一、變壓器過電
防雷器件能完全抑制過電壓和過電流嗎
防雷器件并不能完全抑制過電壓和過電流。防雷器件,如避雷針、避雷器(包括氧化鋅避雷器、放電間隙避雷器等)以及浪涌保護器(SPD)等,主要目的是在雷電或其他瞬態(tài)過電壓發(fā)生時,提供一條低阻抗
Microphone靜電放電防護方案
Microphone靜電放電防護方案 方案簡介 麥克風(Microphone)是一種能將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的能量轉換裝置,這種轉換過程使得聲音能夠被錄制、放大或傳輸,廣泛應用于各種場合。在麥克風

過電壓保護器可以取代氧化鋅避雷器嗎?
在電力系統(tǒng)中,過電壓保護器和氧化鋅避雷器都起著重要的過電壓防護作用。然而,過電壓保護器不能完全取代氧化鋅避雷器。 氧化鋅避雷器具有良好的非線性伏安特性,能在雷電
電磁脈沖防護器 智能型電源防雷器
電磁脈沖防護器 主要通過多級保護電路來實現對電源系統(tǒng)的防雷保護。當雷電產生的過電壓和過電流侵入電源
DA輸出電壓噪聲很大怎么解決?
一個電壓信號,通過電壓跟隨器輸出,但是由于運放電源接了負載噪聲比較大,所以導致電壓信號經過運放電壓跟隨輸出噪聲也比較大,請問怎么解決好。謝
發(fā)表于 08-15 06:34
變電站的瞬態(tài)過電壓和雷擊保護
瞬態(tài)過電壓是電力系統(tǒng)的典型現象。過電壓的來源是直接或附近的雷擊、開關操作、電磁脈沖和靜電放電。保護變電站設備免受瞬態(tài)過電壓影響的經典裝置是避
發(fā)表于 08-05 16:44
浪涌及過電壓防護方法
雷電及浪涌電壓電流具有極高的幅值,與具有極高內阻的電流源相近的電流特性,所有的防護措施都需要圍繞這些方面展開。雷電及浪涌防護的基本原則是使雷電及浪涌所包含的能量按照預先設定好的方式和途徑順利的泄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