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姆定律是誰提出的
歐姆定律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喬治·西蒙·歐姆1826年4月發(fā)表的《金屬導電定律的測定》論文提出的。
隨研究電路工作的進展,人們逐漸認識到歐姆定律的重要性,歐姆本人的聲譽也大大提高。為了紀念歐姆對電磁學的貢獻,物理學界將電阻的單位命名為歐姆,以符號Ω表示。
歐姆定律發(fā)展歷史
1825年5月歐姆在他的第一篇科學論文中發(fā)表電流產(chǎn)生的電磁力的衰減與導線長度的關系,是有關伽伐尼電路的論文,但其中的公式是錯誤的。
1826年4月歐姆改正了這個錯誤,得出有名的歐姆定律。
1827年出版了他最著名的著作《伽伐尼電路的數(shù)學論述》,文中列出了公式,明確指出伽伐尼電路中電流的大小與總電壓成正比,與電路的總電阻成反比,式中S為導體中的電流強度(I),A為導體兩端的電壓(U),L為導體的電阻(R),可見,這就是今天的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公式。
1876年,詹姆斯·麥克斯韋與同事,共同設計出幾種測試歐姆定律的實驗方法,能夠特別凸顯出導電體對于加熱效應的響應。
歐姆定律思維導圖
責任編輯:YYX
-
電磁
+關注
關注
15文章
1159瀏覽量
52677 -
歐姆定律
+關注
關注
4文章
184瀏覽量
19980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氣原理與電路分析 電氣原理中的歐姆定律
如何用歐姆定律來理解二極管

評論